
移民加拿大後,各類生活成本究竟是怎樣的呢?涉及到消費情況,打算辦理移民的國人多會比較關注,對於楓葉國的生活成本,其實在全球各城市排名中並不算高,下面我們將通過一組數據來揭示!
移民攻略:生活在加拿大,成本到底高不高?看完本文就明白了權威揭秘!
根據英國經濟學人智庫(EIU)2019年全球城市生活成本的最新調查報告顯示,在超過90個國家的133個城市中,新加坡、巴黎和香港的生活成本位列三甲,加拿大的溫哥華排在41位,蒙特利爾排在第59位,多倫多排在第86位。
全球生活成本最高的11個城市:
1、新加坡
2、巴黎
3、香港
4、蘇黎世
5、日內瓦
6、大坂
7、首爾
8、哥本哈根
9、紐約
10、特拉維夫
11、洛杉磯
移民加拿大後,您需要支付的生活成本主要包括:
1、住房
在加拿大,每個城市的價格不同,所以每個家庭的花費也不同。房子的類型大致可以分為公寓、城市住宅或聯排別墅(稱為聯排別墅或聯排別墅)、半獨立式住宅或複式住宅、別墅或別墅。價格由地點、類型、校區、環境等因素決定,差異較大。但對於住房,總是只有兩種選擇,租房或買房。
租房:一般來說,移民現在有了孩子,而且很有可能再生一個。平均每個家庭有四個或更多。租房通常有兩種選擇,一種是兩間臥室的公寓,另一種是三間或四間臥室的城市住宅(也稱聯排別墅)。租金應該在每月1200至2000加元之間。
買房:大多數移民直接買房。除了實力非常強外,絕大多數購房人士通常選擇抵押貸款。新移民銀行通常接受30%~35%的首付和65%~70%的貸款。現在貸款利率很低,非固定利率甚至可以達到2.25%。
除了租金或抵押貸款外,住房的日常開支不可避免地會產生水、電、氣等與住房有關的費用。
水的費用
溫哥華水費的支付方式與中國不同。除了少數獨立的房屋選擇按水錶的實際使用付費外,其餘大部分房屋由市政府每年徵收一次。以160平方米的城市住宅為例,年水費約為720加元,月水費約為60加元。水費支出應明顯高於國內。值得一提的是,溫哥華的自來水基本符合飲用水標準。
電的費用
與水費不同,電費每兩個月支付一次,完全根據電錶支付。在1398度範圍內,每千瓦時的電費約為6美分,多出的電費約為8分,遠低於加拿大國內電費。但是不管用不用,電費都是固定的,大概12加元,有點像月費,大概6加元一個月。
天然氣費
溫哥華的大多數家庭使用天然氣做飯、取暖和熱水,費用按月計算。冬季與夏季差異較大,只能提供大致的成本參考。比如,一套300平米的房子,冬天每月200加元,夏天40加元。和電費一樣,天然氣的月費大約是12加元。
物業管理費用
在加拿大,只有公寓、城市住宅和其他享受物業管理的單位需要支付租金,獨立住宅沒有負擔。費用從每月100美元到200美元不等。除了物業管理項目的安全外,公共草坪的維護還將包括熱水、住房保險等項目,有些項目甚至還包含天然氣,可能不會太貴。然而,類似於家庭社區安全,阿姨的清潔服務和其他服務肯定不會發生。在溫哥華,人們更不可能站在社區裡敬禮。
房產稅
每年買房後都要繳納房產稅,這相當於當年房產市值的千分之四。以160平方米的城市住宅為例。今年的物業稅大約是2000加元。
對於獨立房來說,雖然不需要支付物業管理費,但是房屋保險是必須支付的,因為沒有保險銀行不會批准貸款。當然,受益人是房東不是銀行。以300平方米的獨棟別墅為例。每年的住房保險費大約是2000加元。
簡而言之,購買160平方米的城市住房,每月按揭貸款約為2100加元,水電天然氣約180加元,物業管理費用大約是130加元,物業稅是180加元,總共約2600加元。例如,如果你購買300平方米的獨立住宅,每月的總支出將在3500加元左右。
2、食物與日用品
除了房屋相關支出,最大支出就是日常食物及日用品。儘管可能超過95%的商品產地都來自中國,但絕大多數食品都是由加拿大本地生產。加拿大食品平均價格相對國內高出一籌。畢竟加拿大農民的人均收入至少是國內農民的數十倍以上。
食物支出:食物以超市內供應食品為主,舉幾個典型例子大家應該就會有所了解。加拿大食品計量單位為磅,約合450克;蔬菜價格在0.69-3.99加元/磅不等,價格高出國內數倍。水果較之蔬菜價格略高,各類水果價格也很接近,但肉食一般都比蔬菜水果都要便宜點。
日用品支出:雜項很多,不外乎牙膏牙刷,香波浴液,洗衣粉廁紙等等。這些價格與國內同品牌的相差無幾,但支出相對有限。以四人家庭為例,每月食物與日用品支出約為650加元,且相對固定。
3、保險
保險在加拿大作為家庭日常生活支出是非常普遍的消費。保險支出主要有以下幾類:房屋保險、汽車保險、醫療保險、人壽保險、牙醫保險等。